艺术史研究中,民族问题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权力的哀悼与野心:豪斯登堡宫里的荷兰皇家故事(3)
之前两期讲述了奥兰治家族历史,本期豪斯登堡宫终于登场。
与死神共舞:瘟疫影响之下的欧洲艺术
《死亡的胜利》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2
教皇的祈祷:瘟疫、圣像与神迹
教皇在为全球人民祈福的时候,慎重地选择了在抗击瘟疫方面最有神力的两尊圣像。当然,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然而,宗教信仰这件事,在如今这个荒谬的时代,也许并不是最荒谬的事情。
她请你吃的不是牡蛎,而是……
美食、欲望与警世,欧洲古典艺术家们似乎得到兰陵笑笑生的真传,用“钓鱼执法”来警示世人,越是魅惑,越是危险。
美食计:禁不住诱惑,上不了天堂
在法兰德斯画家Joachim Beuckelaer笔下的厨房场景中,前景堆放着满坑满谷的食物,正当你眼花缭乱之时,视线逐渐聚焦到画面正中,在远处的门廊下,是耶稣到玛莎和玛丽家拜访的故事。
权力的哀悼与野心:豪斯登堡宫里的荷兰皇家故事(2)
奥兰治家族凭借战争起家,在几代奥兰治公爵的军功加持下,奥兰治家族实际上实现了寡头政治。尽管执政是选举产生,但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别人几乎没有当上执政的可能。然而,1648年签订的明斯特和平条约,却给刚刚当上执政、羽翼未丰的威廉二世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明斯特和约承认北方七省联盟的独立,但是同时也承认西班牙在低地国家南方继续行使主权。这种南北分治的做法,给了威廉二世反对和约的理由。
权力的哀悼与野心:豪斯登堡宫里的荷兰皇家故事(1)
光这一座宫殿,就承载了半部荷兰国家史。
权力,从来都是屌丝的逆袭
自从权力诞生之日,艺术就如影随形。越是来历不明的权力,越是皮袍下面藏着个“小”,越是希望表现得“高大上”。
鲁本斯的朋友圈:《与曼图瓦的朋友们的自画像》
愚昧和迷信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炼金术和江湖术士仍然活跃。可以说,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出现过或存在着的挫折和阻碍,欧洲也曾经经历过。
知识分子的殿堂:《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反映了16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人文主义精神。画上的学者们分属不同知识阵营,有的观点甚至对立,但不妨碍他们济济一堂;知识只有碰撞,才能激发智慧的火花。
艺术与星辰:《Saturn食子》
人类智慧的火种,在理性与自由的传播氛围中,散发出了耀眼的火光。
北京狐狸的浮世绘:“顶替上学”系列
可以看出,这些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最近频频爆出的顶替上学事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这幅画没有表现窃走火种造福人类的高光时刻,而是聚焦于英雄蒙难被鹰啄食的痛苦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