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吃饱喝够的人,向饥饿者描绘将来的美好时代。
卡夫卡 – 饥饿艺术家
他想使出最大能力做好饥饿表演,他也确实这么做了,然而这一切都挽救不了他的命运。观众个个如匆匆过客飞快地从他面前掠过。去试试给人讲饥饿艺术吧!但是谁对饥饿艺术没有亲身感受,就根本不可能心领神会。
美食计:禁不住诱惑,上不了天堂
在法兰德斯画家Joachim Beuckelaer笔下的厨房场景中,前景堆放着满坑满谷的食物,正当你眼花缭乱之时,视线逐渐聚焦到画面正中,在远处的门廊下,是耶稣到玛莎和玛丽家拜访的故事。
她请你吃的不是牡蛎,而是……
美食、欲望与警世,欧洲古典艺术家们似乎得到兰陵笑笑生的真传,用“钓鱼执法”来警示世人,越是魅惑,越是危险。
权力的哀悼与野心:豪斯登堡宫里的荷兰皇家故事(2)
奥兰治家族凭借战争起家,在几代奥兰治公爵的军功加持下,奥兰治家族实际上实现了寡头政治。尽管执政是选举产生,但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别人几乎没有当上执政的可能。然而,1648年签订的明斯特和平条约,却给刚刚当上执政、羽翼未丰的威廉二世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明斯特和约承认北方七省联盟的独立,但是同时也承认西班牙在低地国家南方继续行使主权。这种南北分治的做法,给了威廉二世反对和约的理由。
杨继绳 –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从1958年至1962年期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饿死了三千六百万人。究竟这是一场天灾还是由「人祸」所造成的大灾荒呢?官方对此或含糊其词,或有意掩盖,竭力淡化这一历史事实。刘少奇当年曾对毛泽东说过:「饿死这么多人,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可是,时至今日,在中国内地仍未能见到有一本纪录这一场大灾难的信史问世。
阿马蒂亚·森 – 贫困与饥荒
本书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重要代表作。作者对产生饥荒的原因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讨。
梁实秋 – 雅舍谈吃
梁实秋笔下的“吃”,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朴素的文字记录了那些温存的岁月,字里行间飘散的是人间烟火,旧时北平的那些味道,仿佛穿过时光,带着乡愁和忆旧。
詹姆斯·斯科特 – 反穀:穀物是食糧還是政權工具?人類為農耕社會付出何種代價?一個政治人類學家對國家形成的反思
作者認為,無論是農業或大規模定居本身都不會促成國家形成。本書推翻過去對國家與文明成形基本假設,提出野心統治才是今日城邦建立的原型。
王立铭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导火索。当人们真正了解了王立铭所著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一书中讲述的这段历史和历史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科学方面的收获。
民主国家会有大饥荒吗?
在相对民主和/或市场开放的国家,饥饿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分配问题。自由市场,全球交换,在理论上可以达到福利的最大化,且(至少以目前的人口和产能)不会出现粮食的绝对短缺;但市场并不会考虑每个个体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主体权力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没有“经济价值”或被市场认为是“低价值”的人无法获得基本生存物资。如果我们承认不被饥饿困扰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权利,则政府的职责之一便是通过适当的再分配制度保障国民的生存权。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历史研究
导致约4500万中国人死亡的抗日战争几乎14亿中国人都知道,而在和平年代导致约3000万非正常死亡的三年大饥荒又有几人知道呢?在今天的中国,中共非常擅长教育国民不要忘记历史,目的却仅仅是为了塑造强烈的民族主义来维持自己极权统治的正当性。
中国如何养活14亿人口?
得益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几十年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中国领导人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粮食供应的工作上进展显著。然而,繁荣的经济所带来的新的人口需求和环境上的压力逐渐给中国的农业产能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无国界记者数字服务站(二):信息加密入门——如何确保通讯安全?
加密是保护通信安全的强大技术。本文将讲解加密的不同类型,选择通信服务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以及流行的加密工具有哪些特征。
【安全上网】GPG入门教程
GPG是非常强大的密码学软件,除了用来验证身份,它还可以加密自己的文件,或者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发送加密消息。
我为什么编写PGP
很久以来,如果政府想侵犯普通公民的隐私,他们必须花费一定的费用和人力来拦截、打开和阅读纸质邮件。或者,他们不得不监听并很可能需要抄录电话谈话,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监控在大范围内并不实用。然而今天,电子邮件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大规模地例行自动扫描政府感兴趣的关键词。这就像流网捕鱼(driftnet fishing)一样。 PGP使人们能够将自己的隐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编写它的原因。
加密程序PGP背后的故事
"如果隐私是非法的,那就去他妈的法律!" —— Philip Zimmermann
与粮食有关的笑话
新魔幻现实主义:辽宁倡导N-2点餐模式:10人聚会点8人菜
端点星案:备份文章无罪,释放陈玫蔡伟!
端点星案最新动态。
蘋果日報:【雞蛋戰高牆●專題】對抗404為歷史留紀錄 他們都是尋釁滋事的囚徒
不涉及政治制度,僅僅是分享本身已存在於內地網絡的資訊,他們都成為了尋釁滋事罪犯。一人之力的抗爭還在「各自爬山」,誰不害怕成為下一個陳玫、蔡偉?在高壓環境中無法聲張、無法擴大,他們無力也無奈,但仍繼續做,只因這是「應做之事」。